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验收
发布者:虞艳芳  发布日期:2024-12-02 查看:310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说明
根据《兰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校教字〔2019〕17号)及各年度立项文件要求,学校决定对2020年、2021年、2022年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展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范围说明
中期检查:2021年延期及2022年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见附件)。
结题验收:2020年延期及2021年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见附件)。
二、工作说明
校级重点项目和委托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开展,其中医学相关项目由医学部统筹组织。
学院立项一般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由项目所在单位负责组织。可根据工作需要和不同项目特点,采用答辩或专题汇报、同行点评、现场考察、书面评审等多种形式进行。院级一般项目结项后,学校将从院级结项优秀项目中遴选认定为校级一般项目。
三、材料说明
(一)材料系统完整,能够体现预期研究成果和项目组研究水平。材料应至少包括2项:①项目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报告书(附件2);②项目研究报告,或论文,或有关著作(中期检查可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相关文本材料)。中期检查报告不少于1500字,研究报告和论文一般不少于3000字。
(二)项目组在报告书中所列的成果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时间应在项目执行期内,且标注“兰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字样;同时应说明论文发表的刊物名称、期号,或著作出版单位、时间,并复印完整论文,或著作封面及内页出版信息。
(三)尚未发表或出版的成果,需提供原始稿件或收录通知、待出版证明等。与项目有关的课件、图片、影像、光盘资料、调查报告和调查问卷等,可作为附件材料一并提交,并在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报告书中具体说明。
(四)如因实际情况,项目尚未开展或尚未如期完成研究计划和研究目标,请如实说明并提交“延期检查或延期结项申请书”。字数不限,格式自拟。申请书需项目负责人签字,所在单位签章。项目在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阶段最多各申请延期1次(延期时限1年)。
四、报送说明
(一)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报告需对当前项目进展情况、成员分工、经费开支、具体成果、预期研究目标的实现情况、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进一步研究思路或计划进行全面、详实地总结。所有材料请于12月11日前提交或报送。
(二)校级重点项目、委托项目材料请项目负责人登录兰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内涵提升项目管理平台(http://lzu.zlgc2.chaoxing.com/),项目状态提示“建设中”,点击“管理”后根据网页提示完成材料上传和提交。
一般项目检查材料请以邮件形式报送。请相关单位完成检查或验收后,以学院为单位,将附件2、3以及学院相关检查工作报告(盖章签字版和Excel版)报送教务处,医学各教学单位项目报送至医学部教育教学处。学校将在各教学单位认定的优秀项目中进行遴选并认定为校级一般项目。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结果将作为年终教学工作量核算,以及项目组成员再次申请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等教学考评与评审的参考依据。请各单位、各项目负责人高度重视,认真完成。
附件:1.兰州大学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一览表
2.兰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报告书
材料提交时间:
2023-11-21至2023-12-29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属院系 |
---|---|---|---|
1 | 兰州大学“在地国际化”课程研究 | 李益斌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2 | 基于课堂行为的课堂质量客观评估机制探索与实践 | 杨民强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3 | 政治与国际关系类通识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 陈小鼎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4 | 大气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王金艳 | 大气科学学院 |
5 | 护理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 韩琳 | 护理学院 |
6 | 全人教育视角下的大学书院制——兰州大学书院制培养模式改革可行性研究 | 张北辰 | 学校办公室、政策研究室 |
7 | “新法科”建设背景下兰州大学法学学科的路径选择 | 刘光华 | 法学院 |
8 | 科教融合促进GIS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 年雁云 | 资源环境学院 |
9 |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以兰州大学专业艺术教育为对象的探究 | 沈明杰 | 艺术学院 |
10 | 科教融合促进本科生课程建设提升研究 | 徐焱炀 | 绿色金融研究院 |
11 | 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 | 胡晓斌 | 公共卫生学院 |
12 | 以学为中心的生态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洪兆富 | 管理学院 |
13 | 基于ADDIE的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 | 李志远 | 管理学院 |
14 | 研讨班教学模式在哲学专业中的改革与实践 | 陈声柏 | 哲学社会学院 |
15 | 核工程类专业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陈熙萌 |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16 |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元评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例 | 高学德 | 管理学院 |
17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类课堂”融合互动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 蒙慧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基于OBE理念的药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 王少华 | 药学院 |
19 | 有机化学实验规范研究及微课建设 | 袁呈山 | 化学化工学院 |
20 | 新工科在中亚地区的办学模式与教育发展研究 | 赵忠虎 |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21 | 高等教育中科研资源转化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 刘占科 |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22 | 新工科”视阈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内涵建设与实践研究 | 王君玲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23 | 英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的模因心理机制和解决对策 | 樊林洲 | 外国语学院 |
24 | “体教融合”新时代下兰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一流人才培养建设研究—以兰州大学高水平武术队为列 | 李绍成 | 体育教研部 |
25 | 医文交叉,国际合作—新文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杨克虎 | 基础医学院 |
26 | 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 张勇 | 医学院 |
27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 司文选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8 | 从课业论文、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兰州大学历史学本科生教学科研互动式、全过程培养的路径的探索与研究 | 陈光文 | 历史文化学院 |
29 | “双创教育”融入“化学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 汪宝堆 | 化学化工学院 |
30 | “国标”视域下双一流高校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研究 | 韩雪梅 | 法学院 |
31 | 医学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余静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32 | 科研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 李忠国 | 资源环境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