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检查
发布者:虞艳芳  发布日期:2024-12-26 查看:221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说明
根据《兰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校教字〔2019〕17号)及各年度立项文件要求,学校决定对2020年、2021年、2022年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展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范围说明
中期检查:2021年延期及2022年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见附件)。
结题验收:2020年延期及2021年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见附件)。
二、工作说明
校级重点项目和委托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开展,其中医学相关项目由医学部统筹组织。
学院立项一般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由项目所在单位负责组织。可根据工作需要和不同项目特点,采用答辩或专题汇报、同行点评、现场考察、书面评审等多种形式进行。院级一般项目结项后,学校将从院级结项优秀项目中遴选认定为校级一般项目。
三、材料说明
(一)材料系统完整,能够体现预期研究成果和项目组研究水平。材料应至少包括2项:①项目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报告书(附件2);②项目研究报告,或论文,或有关著作(中期检查可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相关文本材料)。中期检查报告不少于1500字,研究报告和论文一般不少于3000字。
(二)项目组在报告书中所列的成果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时间应在项目执行期内,且标注“兰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字样;同时应说明论文发表的刊物名称、期号,或著作出版单位、时间,并复印完整论文,或著作封面及内页出版信息。
(三)尚未发表或出版的成果,需提供原始稿件或收录通知、待出版证明等。与项目有关的课件、图片、影像、光盘资料、调查报告和调查问卷等,可作为附件材料一并提交,并在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报告书中具体说明。
(四)如因实际情况,项目尚未开展或尚未如期完成研究计划和研究目标,请如实说明并提交“延期检查或延期结项申请书”。字数不限,格式自拟。申请书需项目负责人签字,所在单位签章。项目在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阶段最多各申请延期1次(延期时限1年)。
四、报送说明
(一)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报告需对当前项目进展情况、成员分工、经费开支、具体成果、预期研究目标的实现情况、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进一步研究思路或计划进行全面、详实地总结。所有材料请于12月11日前提交或报送。
(二)校级重点项目、委托项目材料请项目负责人登录兰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内涵提升项目管理平台(http://lzu.zlgc2.chaoxing.com/),项目状态提示“建设中”,点击“管理”后根据网页提示完成材料上传和提交。
一般项目检查材料请以邮件形式报送。请相关单位完成检查或验收后,以学院为单位,将附件2、3以及学院相关检查工作报告(盖章签字版和Excel版)报送教务处,医学各教学单位项目报送至医学部教育教学处。学校将在各教学单位认定的优秀项目中进行遴选并认定为校级一般项目。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结果将作为年终教学工作量核算,以及项目组成员再次申请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等教学考评与评审的参考依据。请各单位、各项目负责人高度重视,认真完成。
附件:1.兰州大学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一览表
2.兰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报告书
材料提交时间:
2023-11-21至2024-01-16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属院系 |
---|---|---|---|
1 | 化学化工学院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 惠新平 | 化学化工学院 |
2 | 课程认证与课程建设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 张海霞 | 化学化工学院 |
3 | 改“旧”立“新”,寓教于乐---基于旧仪器改造和虚拟仪器制作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蒲巧生 | 化学化工学院 |
4 | “以研代学”类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医学文献检索”课程为例 | 田金徽 | 基础医学院 |
5 | 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交叉融合型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李炎亭 | 经济学院 |
6 | 课程认证与课程建设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 赵雁海 | 管理学院 |
7 |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 赵雁海 | 管理学院 |
8 | 兰州大学理工科“高等数学”教材体系建设研究 | 马闪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9 | 工科专业建立完善面向产出的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 | 燕昊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10 | 药学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陈世武 | 药学院 |
11 | 以数字化智慧教育引领我校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 王德贵 | 医学部 |
12 | 新文科理念下面向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运营管理课程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 王康周 | 管理学院 |
13 |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与实践 | 张瑞生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14 | 口腔医学本研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静 | 口腔医学院 |
15 | 一流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颉耀文 | 资源环境学院 |
16 | 牙体解剖生理学专业核心课程“课前、课中、课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践 | 康宏 | 口腔医学院 |
17 | 通过示范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构建基础医学院本科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景玉宏 | 基础医学院 |
18 | 在地国际化课程的国际胜任力培养研究——以“国际组织文献导读”课程建设为例 | 史菊鸿 | 外国语学院 |
19 | 以文本研读、经典诠释、人文涵养为 基础的跨学科“经典研读(《论语》《孟 子》)”课程改革与建设 | 吴炯炯 | 萃英学院 |
20 | 以学习者为中心探索《医学机能学实验》的进阶式模块化课程建设 | 蔺美玲 | 基础医学院 |
21 | 跨学科专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推动“双碳”领域林草碳汇综合人才培养为例 | 牛得草 |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22 | “校园+家庭+社会”: 三元贯通式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李晓灵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23 | 新文科背景下会计学专业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探索研究 | 王雷 | 管理学院 |
24 | 大思政课视域下兰州大学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 许倩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25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质灾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 | 刘平 |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26 | 古文字学强基计划长学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魏宏远 | 文学院 |
27 |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 | 张水合 | 材料与能源学院 |
28 | 心理健康社会工作微专业视域下的 学习者中心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彭贤 | 哲学社会学院 |
29 | 兰州大学物理学第三级专业认证的调研与实践 | 马飞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30 | 新医科背景下“本研贯通”公共卫生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 阮烨 | 公共卫生学院 |
31 | 基于科产教融合的热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 邵剑雄 |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32 | 基于科教融合模式下本科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顾贵龙 |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
33 |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医学教学质量精细化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杨飞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34 | 基于KAP模式下兰州大学本科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 李旭东 | 体育教研部 |
35 | 思想政治理论进学生头脑的教学实践路径创优研究——基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过程性考核视角 | 王永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6 | 中国民族音乐科研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音乐数据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 燕仲飞 | 艺术学院 |
37 | 基于虚拟现实的空天地一体化野外实践平台建设 | 张仁懿 | 生态学院 |
38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 | 蔡文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9 | 基于“以赛促教”理念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王敏珍 | 公共卫生学院 |